发布时间:2022年7月20日浏览人数:7246信息来源:涧西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前言
国家标准委公告发布的GB/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专利导航是我国在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基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在充分运用专利信息资源方面总结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模式。制定并实施专利导航指南,对于规范和引导专利导航服务,培育和拓展专利导航深度应用场景,推动和加强专利导航成果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GB/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会长贺化领衔制定,由总则、专项指南和服务要求组成,共分为7个部分,如下表:
GB/T 39551.1-2020 《专利导航指南 第1部分:总则》提供了专利导航的通用指导,适用于专利导航的组织实施、服务和培训。
该标准规定了专利导航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什么是专利导航、专利导航项目、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等。
其中,专利导航的定义为:
在宏观决策、产业规划、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中,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全景式分析区域发展定位、产业竞争格局、企业经营决策和技术创新方向,服务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决策精准度和科学性的新型专利信息应用模式。
一、该标准规定了开展专利导航的基础条件,包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的要求。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宜具备WIPO规定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最低文献量专利数据资源及相应的检索工具。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方面,提出了项目管理人员、信息采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专利导航分析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各自宜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二、该标准规定了专利导航项目启动和实施宜采取的步骤、方法和质量控制等。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一般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专利导航分析等流程。
信息采集
数据采集的输出一般包括检索的数据库类别及范围、检索策略及检索式、检索获得的原始数据。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输出一般包括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信息、规范的数据信息。
专利导航分析
专利导航分析的输出一般包括相关过程信息、专利导航的决策建议。
三、该标准规定了专利导航的成果产出——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或数据集的组成内容,以及成果运用的工作机制与运用方式。
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需求分析、信息采集范围及策略、数据处理过程与方法、专利导航分析模型和分析过程、结论和建议。
四、该标准最后还规定了专利导航的绩效评价。
评价主体可以是经济、产业或科技主管部门、企业管理者代表等。
绩效评价的维度包括专利导航项目成果的采用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