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涧西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咨询热线:0379-69935936 15824919931|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什么,啥特点,怎么干 ?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2日浏览人数:13335信息来源:涧西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内容提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就业人数发明专利数量高于所有产业整体平均水平的产业。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专利密集型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专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也将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作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定义、特征、作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专利密集型产业界定特征对策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包括8大产业,涵盖48个国民经济中类行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的基础上,“密集型产业”大家庭又添新成员。专利密集型产业是众多拥有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的企业集合,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都有着显著影响。


一、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界定


根据不同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可将产业分为资源、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等各类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一般会沿着资源密集(如农业、采矿业)→劳动密集(如纺织、服装、食品)→资本密集(如钢铁、机械、化工)→技术密集(如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生物医药)的脉络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


按照要素密集度的思路,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专利强度(专利数/从业人员数)高于整体平均值的产业。从测度标准看,专利密集型产业带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属性,主要依赖技术创新与专利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从测度范围看,专利密集型产业与商标密集型产业、版权密集型产业等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所有的产业一样,专利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大量的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区别在于重点投向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


美国是较早进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的国家之一。2012年4月,美国商务部经济和统计管理局与美国专利商标局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的报告。报告采用2004-2008年的数据,将专利密集度高于平均水平(25.5件/千人)的13个产业定义为专利密集型产业。

000.png

我国于2008年6月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5年12月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目录和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品示范基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逐渐落地。2016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界定了信息基础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效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8大产业48个国民经济中类行业为专利密集型产业。


二、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三高”特征


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表征,也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专利密集型产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被视为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产值贡献的代名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


(一)高科技含量


专利密集型产业对技术、智力、专利等的依赖大大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其发展是建立在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的基础上,拼的是“含知量”。在专利密集型产业内部,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方式也由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升级为高层次的技术战、品牌战。专利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的背后是科技人员、研发资金的高投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主要统计数据报告(2015)》,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人员投入强度(R&D人员数与就业人员数比重)、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领先优势分别由2010年的2.4%、0.6%扩大到2014年的4.3%、0.9%。


(二)高成长性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凝聚,极具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巨大,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是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强劲动力。比如,生物医药产业属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超过100件/万人,也是为数不多的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较小的行业之一,具有确定的成长性。2011-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5.8%、25.5%,比国民经济行业平均水平高出7.8%、6.3%,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则高出8.7%、12.3%。


(三)高产值贡献


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升具有直接而重要的贡献,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根据《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2010年美国75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供了4千万个就业岗位,占当年美国就业数的27.7%;为美国GDP贡献了5.06万亿美元,占当年GDP总额的34.8%。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22.6%;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2.5%,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6.7%。


三、主动作为,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随着专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专利密集型产业也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座上宾”。如江苏省建立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天津市实施了专利密集产业园区培育工程,广西则针对制造业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广西专利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实施方案》。赛迪顾问基于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具体实践,提出了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标准为先,研究界定专利密集型产业领域


根据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判定指标,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现状和专利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标体系,明确若干重点培育领域,建立体现本地特色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和发展规划。同时,强化统计监测,形成专利密集型产业专项统计制度,定期发布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动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专利密集型产业类别。


(二)园区为体,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以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为依托,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专利集群管理试点,实施以政策支撑、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端服务机构共同策划运营的发展策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布局专利链,建立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专利服务平台,促进专利资源、产业资源和地方优势资源的有机融合。


(三)企业为本,提高企业专利创造与运用能力


建立专利密集型企业认定制度,帮助企业实现发明专利“消零”,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提高企业发明专利产出数量和质量。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引导企业运用专利增强竞争优势,培育一批专利强势企业和专利运用标杆企业。引导企业以相关专利技术为纽带组建若干专利联盟,增强产业整体运用专利和企业应对国际专利纠纷的能力


(四)金融为器,走知、产、融结合之路


研究试点知识产权投融资新模式,加快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组织开展政府、银行、担保、评估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推介会和业务对接会,完善专利权质押风险补偿机制,把企业的无形“知产”变成有价资产。积极发展专利市场,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利交易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等市场载体,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专利运营服务。推动专利证券化,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