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浏览人数:2334信息来源:涧西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为积极推进我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钱变纸”和“纸变钱”能力,提高专利转化率和实施效率,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区内中小微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定期发布专利需求征集与推介,免费许可或低价转让给有需求的企业,欢迎咨询!
咨询热线:
15824919931周女士
咨询地址:
涧西区湖北路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楼大厅(洛阳市专用设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专利号:
2018116107435
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及其应用
申请日:
20181227
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及其应用。
解决技术问题: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投入并大量使用,尽管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污染持续时间长,污染面积大,不仅对土壤、水体、大气直接污染,而且由于人们的乱用和滥用,大量的残留在环境中,持续的毒害农产品,进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对健康安全的关注,如何减轻并解决化学农药污染问题势在必行。与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和哺乳动物安全、无残毒、不破坏生态环境、资源丰富、经济效益高,而且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低,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小麦是世界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小麦品种、耕作制度及肥水条件的改变,使得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茎基腐病菌等小麦土传真菌病害的病菌在田间不断累积,危害日趋严重,直接造成产量的下降,轻则10~20%,重则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目前对于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防效并不显著。内生真菌是一类定殖于宿主植物体内,而不引起植物发生明显病害的真菌,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内生真菌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还可以产生很多具有保健、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疟、杀虫、杀菌等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制药、农业生产、工业发酵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开发生物杀菌剂是目前研究微生物农药的一个热点。
技术功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命名为蓝状菌(Talaromyces sp.)ZXL-SZY-R-9,该菌株在PDA平板上与小麦病原真菌进行对峙试验时,3~5天后,可观察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49%和40%;同时可观察到明显的抑菌带,其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带宽度分别可达0.7cm、0.6cm、0.9cm。与其他菌株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生作用。
应用领域:
植物学设备和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
专利示意图: